首 页 > 高效学习 > 学习方法
学习方法

预习要是全会了,还用上课你教啥?老师只回1句话

信息来源:阅读量:856

预习管理,是为了争主动。”

经常听家长说自己的孩子,学习成绩一直不怎么好,怎么努力也提高不了。他们总是说,自己的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也不怎么高,不知道该如何解决。

这里,很多家长其实陷入了一个误区。


很多时候,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,并不是孩子不努力,也不是孩子智商不够。

而是孩子努力的方法有问题,导致学习的效率低下,并且努力过后成绩的提高不明显。这就大大打击了孩子学习的自信心。

如何解决呢?我的建议,首先还是要做好“复习”和“预习”4个字。很多学习不好的孩子,在这2点上首先是存在着态度的问题的。

因为曾经甚至有家长这样问我:“让孩子预习,家长给孩子在家都教会了,还要学校的老师做什么?”


01 我的回答,预习是争取主动的学习

在学校里,学生听老师上课,其实那不是学习,那只是“接受教育”。

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,李镇西先生曾提到过:“好的学习,不是别人外在的强迫,而是自己内在的需要;不是别人的灌输,而是自己的追求。”

学习是为“我”而学,教育是对“他”而教;这就说明了,学习的本质,一定得是你自己主动去学。

预习的目的,不是为了让孩子提前搞懂多少知识,而是要让孩子在上课之前,先形成问题,形成学习的内在需要和追求。

预习的办法,就是要提前把不懂的、不理解的内容标记下来。

这样老师上课的时候,由于这样的问题在你脑子里形成了,你就会集中精力去重点听老师讲解这一部分。

这里,可能就会有家长要问了,这样的预习——究竟怎么样才算“到位了”呢?


02 做好预习工作,其实只要你牢记3个字

读,预习首先要通读。

我们拿常常要求课前要预习的语文,来讲例子。先花10分钟时间,通读课文——看看有没有不懂、不认识的生字生词 ,这是最基本要做的事。

对于不明白、不清楚的地方,读的时候,做个标记。

写,用眼睛看,用笔写,用心记。

很多学生觉得,预习和没有预习,老师常常上课也没办法检查,所以就不预习。其实,非也。

没有经过老师讲解的内容,如果说你一点困惑都没有的话,那其实就说明你没有预习,或者说预习是不到位的。我非常建议家长,要给孩子准备一本预习本。


要把标记出来的困惑的地方,理解和掌握上有什么问题和困难写下来;也可以简单概括一下,自己觉得自己“搞懂了”的部分,多尝试自己总结。

到了课堂上,预习本就成了你听课的助手,把预习本的问题都搞懂了,就证明这一堂课,你是有收获的。

练,是做好预习的最高层次。

如果预习的时间很充裕,最好的预习是提出问题后,先自己尝试解决问题,不懂的生字、生词自己查阅字典,在老师上课前先背诵、练习上几遍拼音、释义、书写。

对于感觉自己搞懂的部分,除了总结,也可以去找相关的课后习题,尝试练习。这样的题,孩子会做,自然值得欣喜,这说明孩子的自学能力很强,或者在提高。

而即便不会,也没关系,因为老师没有讲。


03 而复习,是预习的延伸,学习就是要反复

从家到学校,一条陌生的路,如果仅仅有人带你走过一遍,第二遍就让你自己走,那你很可能会感到害怕,因为怕自己会迷路。

但是如果你第一遍就是自己走的,并且成功走出来了。

那么走第二遍、第三遍的时候,你一定不会害怕,甚至信心满满、对路过的每一处风景都能仔细盘点;很快,你还能抛弃掉手中的地图,扔掉探路的拐杖,大步流星地走在这条路上。这就是“预习”与“不预习”的区别。


而不管是第一遍是老师带你走的,还是你自己走的;真正要熟练步行在这条通往知识的大道上,你都要多走,反复走几次,确认你真的会了、记住了这条道路。

这就是我们课后复习、练习的目的。




名言警句:

少壮不努力; 老大徒伤悲!

  • ☆ 认真:差以毫厘,谬以千里。——《汉书》
  • ☆ 自律:立志言为本,修身行乃先——唐 吴叔达
  • ☆ 坚持: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;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海。
  • ☆ 友爱:人不能孤独地生活,他需要社会。——(德国)歌德